绵阳乡村振兴学校(刘营职中)赴三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调研麦冬产业发展情况
为走出一条具有三台特点、绵阳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推动学校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助力三台乡村振兴发展。5月31日上午,绵阳乡村振兴学校(刘营职中)相关负责人带领科技创新中心、创建办、各专业部管理人员、骨干教师赴三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调研麦冬产业发展情况。县科协副主席王锦绣,芦溪镇、涪城麦冬产业协会、麦冬博物馆、营生麦冬合作社、科太农业科技、铁骑力士、丰绵酒业等地方政府、协会、企业负责人等30余人参加。



调研组在麦冬博物馆,详细了解麦冬的文化、功效、发展现状、系列产品及线上交易等情况,询问了麦冬科研攻关、标准制定、技术推广、机械化推广程度、精深加工、电子交易、溯源体系建设以及麦冬大健康产业发展等情况。随后,又参观了国家区域生猪种业创新中心、麦冬科技小院、麦冬科研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地。








在“产教研旅科普”座谈会上,大家围绕麦冬产业实施政校携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乡村振兴发展等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期待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原则,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合作共赢。






绵阳乡村振兴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学校发展历史、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专业设置、招生就业、中高职贯通培养、发展前景等情况。他说,三台县以实施乡村振兴为抓手,把麦冬作为“3+2”主导产业,大力推广麦冬种植,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传承创新发展的中药材产业之路,形势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学校将对标麦冬产业需求和变化,积极与县科协、芦溪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麦冬行业协会、合作社和相关企业,共同探索“职校+政府+企业融合模式”“学科+产业+实践转型模式”和“科创+文创+农创联动模式”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实现路径,在联合培养师资、人才培养、就业服务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打造乡村振兴学校支持麦冬产业发展的特色亮



在授牌仪式上,涪城麦冬产业协会、麦冬博物馆、营生麦冬合作社、科太农业科技、铁骑力士、丰绵酒业分别被授予“绵阳乡村振兴学校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然后,绵阳乡村振兴学校与各方就新产教融合实践基地落地等后续工作进行了沟通协商。

绵阳乡村振兴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崔勇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职业教育学校有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职责。绵阳乡村振兴学校将发挥专业优势,在产业帮扶、成果运用、人才培训、乡村规划治理等方面助力三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打造乡村特色品牌和治理样板,为绵阳乡村振兴贡献学校方案和智慧。
来源:科技创新中心
撰稿:马永泰 审改与编辑:王开钦
终审:潘海彬 学校电话:0816-5553117